盛夏季节,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九厅十八井”古建“复活”实践团在清远市清城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前该团队已先后完成“九厅十八井”建模、特色农耕展示馆设计等工作,通过专业技术为当地文旅发展赋能。据悉,该团队由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等多个专业师生组成,对马头石大屋村“九厅十八井”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全方位“把脉问诊”,完成初期数字化保护设计,实践成果将对石角镇文旅资源利用起到重要作用。
古建筑细节
“清远翰林院”诉说岁月故事
(资料图片)
马头石大屋村“九厅十八井”是位于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遗址,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整体格局仿北京翰林院样式建造,因其内部左右两巷道共横列18间房,一间房为一井,又有门厅、书厅、头厅、八柱大厅等大小九个厅,被当地人称为“九厅十八井”。“清远翰林院”整体占地近10亩,坐北朝南,呈准正方形,历来人称“大屋”。
马头石大屋村“九厅十八井”历经二百余年风雨,更经历战火摧残,显得破败不堪,但至今仍旧矗立在马头山下,向人们诉说过往岁月故事。
1938年在大屋出生的钟耀葵还记得,儿时目睹当年大屋正中的正门头厅挂着一块古老的牌匾,长达1米多,上世纪六十年代毁于焚烧,但雕花屏风仍在,中间为一扇门,只在迎接重要客人以及举行重大活动时才会打开。平时则由其两侧通过。如今从宽敞的前院习武场、高大厚实的院墙残壁、可以跑马的长廊门拱依稀可辨大屋当年的恢宏气势。
大屋设计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最兴旺时,大屋共住有380多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彰显古人的家国情怀。
古屋夜景复原建模设计
古建数“智”化 师生来助力
古建筑复原需要可靠材料支撑,水塘后方是宅院主体建筑,五列屋宇四条巷道。正中屋门斗拱穿檐,石雕、木雕、砖雕、壁画应有尽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三下乡”团队在现场进行仔细的科学论证,该团队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和异地调研多种调研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基本厘清了“九厅十八井”历史沿革。团队成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方式采集古建筑顶部及主要墙面区域的立面信息,利用手持单反相机拍摄的方式采集古建筑檐下及窄巷等航拍死角区域的立面信息,结合RTK控制点,生产古建筑三维实景模型,坚持设计与复核相结合,为“九厅十八井”古建筑活化开发带来了新的思路。
该团队还充分考虑当地生活习俗和人文元素,结合清远市名人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农耕文化和客家文化进行初步设计,保留古建筑原汁原味的同时,赋予其新生命,保证复原活化两不误。
“在细节建模上,你可以发现很多传统建筑文化的美,让你沉浸其中其乐无穷。”就读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沈榕婷告诉记者。在复原上,她参考了岭南建筑,翻阅了关于马头石大屋村“九厅十八井”故事的文献文档,参考当地的宗祠建筑,尽可能恢复它的原貌和布局,还有雕花图案、厝头,花窗等;在改造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以清远市的名人取名房间,融入客家文化的传统服饰,农耕文化,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元素融入建筑建模之中。
沈榕婷在研究古建筑建模实践。
他们,与古建筑“一见如故”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罗炜鸿:“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钦佩。这次拍摄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九厅十八井’建筑的真实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对建筑进行贴近摄影,使用无人机在距离测量主体小于305米地方收集和处理摄影测量数据。在无人机的视角下我感受到了这座建筑的庄重和美丽。”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罗杰明: “举起相机遇见200年前的‘九厅十八井’,我细细品味在悠长的历史蹉跎中,它身上堆积起来的岁月痕迹:高高的围墙上不规则地分布着枪眼、弹痕、观察孔,重重叠叠的镬耳墙,残存的木雕、石雕……这些文物饱经沧桑,沉默不语,却又与今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相机中,我感受到了这‘九厅十八井’历史的沉淀,作为南方古建的典型,大屋古建都有大量的木作和瓦石结构,所以要建模必须要对这种木作和瓦石结构有足够的了解才行。通过捕捉古建筑的关键细节及建筑构件的记录,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存储保护,不仅能够将建筑原貌数据完整地保存,也给修复师进行建筑修复作业时提供了参考,是传承古建筑技术、工艺、文化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沈榕婷:“中国古建筑的建模是一个相对独特的门类,模型里面会涉及大量专用的固定结构搭配,这就会导致古建筑模型的制作通常会比普通模型更耗费精力和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才可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杨贤树、罗炜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