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道型”配电网向“平台型”配电网发展,要真正建成一个类似于平台功能的配电网,它具备资源的动态配置,数字化的管控以及服务增值的功能。
【资料图】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分公司业务专家郑舒
为助力快速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强“双碳”目标下的智能配电网技术研发布局,北极星电力网于2023年5月18-19日在武汉举办以“享数字变革成果 迎绿色低碳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会上,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配电分公司业务专家郑舒带来题目为《“平台型”配电网发展关键技术探讨》的主旨演讲。
郑舒分析了配电网过渡到智慧配电网所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和多元负荷并网,配网能否接得进;第二个问题是分散、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的接入,现有的配网控制体系能否控得住;第三个问题是多元主体市场化发展矛盾突出,网内网外运维运营能否服务好。
围绕这三大问题,不管是电网公司还是社会,都要从“管道型”配电网向“平台型”配电网发展,要真正建成一个类似于平台功能的配电网,它具备资源的动态配置,数字化的管控以及服务增值的功能。
她提出,建立技术理论体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在资源配置上,主要处理网架的问题,可以靠灵活规划、时空的匹配以及电力电子的装备,来进行资源在配网层面灵活动态的配置。
在数控平台上,主要靠配电自动化的主站平台,也有其她的源网荷储能量管理系统,主要靠现有的数字平台进行分层分级的管控。
在服务增值平台上,要以市场的眼光来进行服务增值平台的设计,今后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用户有各自的交易模式,激发用户支撑电网运行的能力。
在智能数控平台上,源随荷动、分层分级进行源随荷动的分层分级的调控。技术体系构建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能满足对一个县域千万级的量测点的数据汇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她提出三项关键技术。
第一个是资源配置平台关键技术。构建主配微分层分级的动态“资源池”,物理形态上“外联型”向“外联与内生并重”转变,运行控制上从“集中控制”向“横纵协同”转变的多状态智能调控系统,促进分布式资源控制体系上从“跟网型”向“动态构网、主动支撑型”转变。实现分布式资源即插即用,实现跨业务、跨应用、跨角色的数据互操作。网架灵活性提升技术,以深度融合的环网柜、多功能网格边缘中心、智慧变电站等交流装备,以及柔性互联装置、能量路由器、光储一体机等直流装备为纽带节点,对区域进行信息-能量的汇集调节。
第二个是智能数控平台关键技术。首先有限量测下新型配用电系统多维感知技术。对配网各分区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识别、可调能力精准量化,支撑有限量测下配电网数据分析及多维感知。其次进行多层级调控,在每个层级管控的单元进行发电和负荷的预测,然后再进行可调能力的量化,尽量把发电和负荷的曲线拟合到一条线上。第三,进行多状态精细化管控,将原来电网的五道防线,精简到正常态、故障态、警戒态三种状态。
第三个是在运维上服务增值的平台如何构建。要从被动运维向主动运维去转变,综合车辆、人员、应急物资等运检资源信息,进行目标的最优化调度,构建含义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供用电系统。要进行全链条的多时段的管控。在交易方面,不管是通过虚拟电厂还是省级交易市场,都要与配网的生产相结合,真正服务到生产过程当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