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庄乡中学的学生们正在田径场上赛跑。
(相关资料图)
黄庄乡中学的学生数从2017年的100余人增加到2023年的440人;潢溪镇中学2017年只有250余名学生,现在有700多名学生……近年来,鹰潭市余江区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了生源回流这一可喜变化。乡镇学校有何魅力,能实现由生源外流向生源回流的大转变?近日,记者走进余江区一些乡镇中学,去寻找答案。
舍得投入,校园旧貌换新颜
崭新的教学楼,漂亮的塑胶跑道,教室里书声琅琅……仲春时节,记者在余江区潢溪镇中学校园里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正在田径场上赛跑、踢球,尽情享受着愉快的校园时光。
潢溪镇中学于1953年创办,随着学生大量入城就读,生源锐减,险些“关门”。“2017年以前,学校教学质量不理想,教学设施设备破旧……”潢溪镇中学校长周华选说。当时有很多学生转学到城区或私立学校就读,全校学生由1000多人慢慢跌至200余人。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乡镇教育质量滑坡,导致乡镇学校生源流失,这是困扰乡镇教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大家深知,要想办好乡镇教育、留住生源,就必须改善硬件环境,提升师资水平。余江区教育体育局局长金明光说:“余江区将改善校园环境作为扭转乡镇生源流失的关键一招,2017年,区委、区政府先后投入2000万元,对潢溪镇中学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新建了教学楼、宿舍1万多平方米,体育场地达1.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并配备了15间特色功能教室。”潢溪镇中学英语教师姜树越告诉记者:“现在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和城区学校媲美,就拿宿舍来说,全校每间宿舍都配备了空调和单独的卫生间,冷热水均接入宿舍。”
“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升级,很快引发学生回流潮。目前,潢溪镇中学有700余名在校生,自2017年以来,每年有50余名学生从鹰潭市区、私立学校转回潢溪镇中学读书。”金明光告诉记者,这只是余江区大力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余江区抢抓鹰潭市全域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主动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秉承“对教育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多”的理念,先后投入31亿元,在全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20余所,做到“最好的地段建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最优的待遇给教师、最佳的条件给孩子”。
大胆改革,优化师资促均衡
如果说崭新的教学楼、花园式校园、宽阔的操场是余江区乡镇学校引发回流潮的外因,那么联盟办学、县管校聘等一系列改革则是内因。
3月29日,记者在余江区黄庄乡中学的校门口看到两块牌子:一块牌子上写着学校校名,另一块牌子上则写着“余江二中黄庄校区”字样。
金明光告诉记者:“余江区积极探索‘1+N’强校带弱校的联盟办学模式,目前全区共组建了9个校际联盟体,校际联盟体中的城区学校会选派优秀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到校际联盟体中的乡镇学校任教。实行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研究、教学活动和教学考核五同步,有力推动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快速、稳步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学生回流。”
良好的校园环境,优质的教学质量,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以前父母总觉得老家在乡镇,教育不行,所以一直带着我在上海读书。”黄庄乡九年级学生叶锦轩告诉记者,这几年回老家过年,家人们欣喜地发现黄庄乡中学每年都有大变化,不但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升学率也大幅提升,八年级下学期,父母就果断地让他从外地学校转了回来。黄庄乡中学校长罗贤坤说:“在黄庄乡中学,每年像叶锦轩这样从城区回流的学生有30多名,这种回流的引力主要来源于联盟办学和县管校聘。”
近年来,余江区通过大力实施县管校聘、校际联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让教师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师职业倦怠等顽疾逐步破除。金明光告诉记者:“目前,全区2450名教师参与改革,有335名教师发生岗位变化,52名城区及城区周边学校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交流轮岗。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教师有序流动人数占总人数的16%,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大为改观。同时,为提升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水平,让城乡之间差距缩小,余江区通过公开招录、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1030名,其中紧缺学科教师180名,并逐年增加教师编制,教师补充人数远远大于自然减员人数,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充实。”(全媒体记者 周 桐)
标签: